首届紫金文化产业论坛 聚焦产业发展核心问题

发布者:zjwc发布时间:2018-12-14浏览次数:86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念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总结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二十年来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共同谋划我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大计,12月8日,首届紫金文化产业论坛暨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后简称:“专委会”)2018年年会开幕式在南京艺术学院实验剧场举行。


     此次论坛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主办,南京艺术学院、紫金文创研究院、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承办。论坛以文化创意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汇集了众多文化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回顾过去20年的理论发展,聚焦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展望新时代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未来。



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委员会会长李向民教授主持大会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教授表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风雨兼程20年,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已经发展成或即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经济的发展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应审时度势,谋求发展。此外,学科建设仍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文化产业在未来10年还将与区域经济战略紧密结合,找到更广阔的舞台,为文化产业发展开辟美好的明天。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教授发表感言


祁述裕教授:《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扩大文化服务业对外开放》

      文化市场对外开放的历程及政策走势经历了三个比较重大的节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也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祁述裕教授认为未来文化市场开放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路:放开文化市场准入,维护文化安全;允许国外的公司进入中国;实行积极有序的文化开放政策;在开放过程中坚持分类管理;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扩大对外开放和对内文化市场需求相结合。


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祁述裕教授作主旨发言


陈少峰教授:《轻奢化与文创电商》

       陈少峰教授认为中国产业最大的问题是像普通电商一样做低质量的竞争。有自己的故事且产品的附加价值比较高才能形成高质量竞争。好的衍生品是故事IP、形象IP、产品IP和企业IP的结合。中国目前需要建立城市体验中心,在这里讲好故事、融合科技。从故事到衍生品再到轻奢化的产品,打造出文创电商。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作主旨发言


金元浦教授:《我国文创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大竞争》

       一个国家在文化创意或者相关数字发展中,独角兽企业的拥有量可能是判定国家发展程度的指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中国的独角兽企业仅次于美国。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的文化产业要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金元浦教授将其概括为8个方面:健全现代文化产业的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市场化、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关注新业态、关注新的消费模式、在供给侧发力、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借助互联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作主旨发言


花建研究员:《国家战略与长三角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新的大布局,以下三个方面可以推动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通过创新精神推动全球价值链的重构、打造创新城市、推动文化出口服务。中国文化产业正处在爬坡的状态,长三角是世界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重大的引擎。花建研究员认为长三角的经验主要有:注重新兴文化生产力的培育;鼓励国有、民营、外资共同加入;积极加大创新资源的供给;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新业态。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研究员作主旨发言


      李向民教授在开幕式结束时指出,文化产业不仅提供精神产品,而且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文化产业学科方兴未艾。他以南京艺术学院“闳约深美,不息变动”的校训与大家共勉,愿共同努力,共同开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的20年。


       下午,按照大会主题分设文化经济学理论回顾与展望、文化政策与文化资源、文化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及文化经济学青年学者专题五个分论坛,共计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


分论坛一:文化经济学理论回顾与展望

傅才武教授:《第二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动能》 

      傅才武教授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前到201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高速增长,宣传文化系统把经营性文化独立出来,作为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观察,所以这个行业有相对的独立性,或者说相对的封闭。


      2012年之后进入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文化产业的理论创新方向是让文化产业回归市场本位,不能从中观层面的经济部类来理解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是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文化与生活方式融合发展的结果,其中必须借助一个中介:文化市场。我们不能以供给侧的政策来替代消费侧的政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在于市场,所以要激发文化市场的消费活力。


范建华教授:  《关于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理论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

      如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内容生产层面,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文化消费的重要精神引领,多样化是内容生产的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创新和革命是内容生产的最重要的手段;在消费层面出现了提前消费、体验式消费等新的消费形态;从业态的发展方面,新业态的出现需要我们进行改革;在理论研究研究上,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是远远的滞后于文化产业的实践,我们要对西方文化产业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译介,加强与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领域的学术对话与交流,基础性、规律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方面很薄弱;在学科建设上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规范文化产业学科建设。


分论坛一“文化经济学理论回顾与展望”现场


分论坛2:文化政策与文化资源研究

魏鹏举教授:《文化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创新》

      公共领域适合于应用PPP模式,简要理解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国的文化产业领域政府介入很深,近年来文化领域大力推进PPP模式与国家投入能力有很大关联。文化PPP的发展有待从融资目标向文化经济政策创新提升、有待于从文化地产依赖于向文化经济综合模式升级、有待于从一般的文化项目合作向文化战略工程合作升级,有待于有形资产运营向文化无形资产运营创新。在大遗址保护与开发运营、国家公园制度、文化工程等方面文化PPP模式也有很大创新空间。


李炎教授:《文化资源配置与地方文化产业》

      在全球化、数字技术、互联网科技等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两种主要的发展方式: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在地性的文化生产与体验式消费方式。区域不平衡发展将是中国文化产业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基本特征。全球化背景下的人际搬动、资本搬动、消费搬动、市场流动,人才、资本、科技等要素是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要素,地方文化资源、文化空间、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系、交通体系,甚至气候环境等资源,也成为影响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的因素。


分论坛二“文化政策与文化资源” 现场


分论坛三:文化高质量发展

单世联教授:《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系统分析》

      文化的价值是文化的属性和内涵,文化的效益就是文化价值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单世联老师针对文化产业的效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如果希望文化产业变成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工具,那么就意味着了效益压倒价值。我们要平衡文化效益与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第二、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每一个效益之间相互冲突,我们要权衡各种效益之间的比重。第三、每一个效益内部也充满了矛盾。我们要以文化价值为基础,以社会效益优先,然后可以权衡其他效益之间的轻重和比例。


熊澄宇教授:《共建全球数字创意产业生态圈》

      数字创意产业的定位为:基于计算机数字处理技术,作用于人的全部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具有知识产权的属性,以产品和服务的形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熊澄宇教授认为发展数字创新产业有三个层面需要关注。第一、数字也就是技术,技术给带来数字创新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是超乎想象的。第二、创意也就是内容,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全球范围8万里的空间,3大宗教,4大文明,200多个国家,5000多种语言都可以算作文化内容。第三、产业模式,国外有很多较为成熟的产业模式,我们可以取长补短,互补的结果就是融合,融合必然会导致创新,这就是人类发展路径。


Andrea Baldini:《Can there be street art in museum》

      Baldini教授在论坛上探讨了街头艺术和博物馆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首先街头艺术进入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大博物馆的受众群体。但同时在在博物馆去展示一种街头艺术,在这个过程可能会破坏街头艺术本身的一种颠覆性。将街头艺术放到博物馆当中,不是简单照搬,直接将街头艺术复制到博物馆当中,而应当以其独有的形式去表现。而街头艺术也可以使观者来重新的来审视博物馆,让其更加多元,同时也可以使更多人了解街头艺术。


Nicola  Clayton:《The impa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 on Life》

      Nicola  Clayton教授以科学家的角度介绍了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对于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科学和艺术并不是相互割裂的两个部分,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他们的相互作用也会对我们的生活和记忆产生影响。基于当前的体验,可以利用我们艺术科学的合作来进一步的探索我们的记忆。


分论坛三“文化高质量发展”现场


分论坛四:文化产业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

王晨教授:《文化产业学科发展报告》

      办学情况方面。文化产业学科和专业发展近20年,223所高校设置相关学科和专业;华东、华北、华中高校分布集中,西南、西北较少;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培养相对薄弱。学术发展方面。政治站位度明确,主要表现为马克思相关引用文献数量较多,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主导性强直接导致了文化产业的建设对策方面的研究成为热点问题。


      从学科发展及分布情况来看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在文化产业研究方面需要更多的经费支持;2.经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教育、发展较快,科研机构较多,地区较重视;3.文化产业研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但理论研究较少,尤其是跨学科研究,学科基础理论的纵深度和交叉性不足;4.区域发展不平衡,应加强高校间交流合作;5.博士授权点数量较少,直接影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还应扩大对外交流,加强国际性人才培养。


丁方教授:《“艺术技术学”一流学科建设打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习基地》

       以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为基础,致力于东方文艺复兴,打造一带一路人类文化共同体,建设一流学科——艺术技术学,其来源于国际前沿学科技术艺术史。设置此学科主要为解决中国问题,同时注重顶层设计,积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教体系的范本。通过运用技术手段,研究和揭示各类艺术形式的发展规律,以及人文性、时空性、工艺特点,进而对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品保存修复转移提出最佳方案。既可为艺术教育提供新型创意资源,又可以打造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Francesca Fiorani:《The Role of the Arts in A Rresearch Institution Today:New Initiatives at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Francesca Fiorani教授在论坛中针对弗吉尼亚大学新的首创力,做了关于艺术在当今研究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发言。她的团队在弗吉尼亚大学推出了将艺术嵌入大学研究的倡议,介绍一些艺术教育方面的基本做法,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人们的批判型的思维,商业型的思维,创新性。从实践角度探讨了艺术在公共教育机构可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Stephen Bourne:《Cultivation Model of post-graduate Studies》

       剑桥大学克莱尔霍学院副院长Stephen Bourne教授针对剑桥大学的历史与学科设置做了关于研究生培育模式的发言。艺术跟现代的结合,不仅仅在于艺术家本人,而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克莱尔霍学院在这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探索。教授也欢迎大家来剑桥大学克莱尔霍学院交流学习。


分论坛四“文化产业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 现场

分论坛五“文化经济学青年学者论坛” 现场





图文编辑:紫金文化产业论坛会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