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河谷文化开发对长江文化的启示

发布者:zjwc发布时间:2022-09-07浏览次数:276

莱茵河谷文化开发对长江文化的启示

谭倩

莱茵河中上游河谷是莱茵河流经吕德斯海姆/宾根至科布伦茨之间的河段被誉为“浪漫莱茵”河谷有着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其作为交通运输和贸易通道的重要地位,以及2000多年来形成的多元文化,2002年被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河谷在文化保护和传承上的实践经验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莱茵河中上游河谷流域文化的综合保护实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河谷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出了肯定,认为其作为欧洲最重要的交通路线之一,人与自然、文化遗产和谐共处的典范同时河谷也是传统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现代化生活不断融合演变的杰出范例。河谷以打破合作障碍加强区域认同;保护和发展地特色文化景观;实现文化景观多功能”为三大原则,持续开展流域文化保护和发展工作。

1.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联邦层面《文化财产保护法》规范文化遗产的保护,联邦《水法》对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也有严苛的规定。州层面,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和黑森州辖区内所有古迹受《文化遗产保护法》和《建筑条例》保护,自然景观受《森林法》、《景观保护法》、《规划法》、《水法》以及《莱茵河中游景观保护条例》保护,纪念碑还有专门的《纪念碑保护法》。

2.科学的全域规划和管理。2005年以来,河谷由莱茵河中上游河谷世界遗产协会管理。协会负责管理和协调河谷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文旅活动等事宜。编制莱茵河谷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浪漫莱茵河谷”为主题,持续开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维护在山谷陡坡种植葡萄的传统,确保珍稀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稳固环境状况保持不变,使整个流域呈现出统一的“浪漫”风貌州级还制定文化遗产衡量保护状况的指标和文化景观监测系统,并设有专门的监督机构。

 3.稳定的财政支持。河谷文化遗产保护以政府投入为主,尤其是州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从河谷第二周期的定期报告显示,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成本主要来源占比为:国际组织(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等)3%政府(国家/联邦)25%政府(地区/省/州)70%各地将河谷文化保护和发展资金纳入部门预算,例如,黑森州的地方政府从区域农村发展计划中提取资金,作为河谷内纪念碑保护和自然保护的资金。政府还会对一些单列项目单独投入资金,例如用于促进莱茵河谷陡坡的葡萄种植防止葡萄园被废弃。与此同时,还积极争取外部资金支持。例如,河谷的自然保护措施可以在欧盟 LIFE-Natur中规定的计划框架内获得资金。

4.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好的遗址保存和展馆布置。莱茵河中上游河谷大部分的城堡、城墙、塔楼和教堂定期向游客开放组织文化活动。还有一系列以历史、技术、考古和美术等为主题的博物馆。二是便利的交通网络。通过铁路、公路、邮轮和自行车不同风格的出行路线,形成了四种各具特色的河谷游玩路线。游客仅需花15欧元即可乘邮轮观赏河谷沿途全程风貌。三是注重细节的配套基础设施。例如自行车道会有坡度、拐弯点、适宜的人群等信息提醒。四是高效的河谷数字信息和预订系统。提高了莱茵河谷旅游活动预订的便利性,也成了河谷对外宣传的媒介。

5.丰富的项目和节日安排。一是推出一系列文化活动。例如,“中莱茵河城堡概念”项目通过保护各种城堡和防御要塞探索河谷的历史文化价值。“莱茵河浪漫主200年”为主题的营销活动,向全国推介了河谷的“浪漫”。二是打造一批文化标志性项目。很多项目都是合理利用原有的场所进行“微改造”。例如,将Loreley悬崖改造成一个景观公园,将一些城堡、要塞改造成博物馆同时,建立鼓励大众参与的小项目平台。如以透纳的作品为线索的特色文旅项目“透纳之路”。三是设计一系列特色节日。河谷力推以雷司令为主打葡萄酒文化不仅向游客提供美食与佳酿,还提供品酒和酒窖之旅,同时举办形式多样的葡萄酒节和其他文化活动,如 “莱茵焰火节”和“灯光艺术节”等。四是配套“原滋原味”的特色服务。出了“世界遗产东道主”的特别计划,对一些酒店、餐馆、旅游企业和文化组织的人员开展专业的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专业又地道的服务

二、推动江苏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建议

同处在流域黄金段,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莱茵河谷和长江江苏段有很多共通之处。河谷在文化发展模式、文化遗存保护的制度建设、文化传播形式、文旅项目开发等方面的经验都对江苏段长江文化保护和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1.凝练江苏段长江文化主题,发挥重点项目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主题上,要提炼长江文化公园带的文化精髓,形成一个核心的长江文化区域性主题,例如:“水运古都”,再围绕主题展开“点”的布局,形成江苏段独特的流域文化风貌和展示路线。在形态上,要打破“单干”方式,可借鉴“莱茵河中上游河谷”经验,将文化内容相近的沿江城市以文化带的形式联动建设,例如可以建设宁镇扬长江文化公园带。一方面,宁镇扬都市圈已形成较好的区域发展基础。另一方面,宁镇扬三地的长江文化内容有着一定的相通性,诸如海事文化、古都文化、红色文化等,有利于统一的文化包装与宣传。在重点项目上,建设江苏长江文化地标性展示平台,建议在南京建设长江文化馆,以数字化、信息化等现代创新机制为基础,构建一个集生态、文化、旅游、消费于一体的绿色文化娱乐综合体

2.加强江苏长江文化保护工作,做好江苏长江文化的普查和研究工作

在研究平台建设上,要加大对现有与长江文化相关的研究平台的扶持力度,增加相关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重点打造1-2个集学术研究、决策咨询、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长江文化研究基地;要充分利用江苏高校资源建立一支从事长江文化研究的老中青队伍,建立长江文化专家库,鼓励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江苏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中来。在工作内容上,要着力加快江苏长江文化“普查”工作,建立各市长江文化档案;要加强长江文化遗存的修复和研究工作。

3.加强配套制度政策设计,完善组织框架设计和财政支撑

    一是进一步加强地方性立法工作。建议在原有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等与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省、市级法律法规中增加与长江文化保护与发展相关的内容。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框架下尽快完善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地方性配套制度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江苏段长江文化发展的组织框架设计。建议构建起省、市、县、镇的“四级”组织网络。三是完善资金配套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各级财政中设立长江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长江文化发展的事业中来。

4.利用新媒体等新文化传播媒介,打造江苏长江文化IP

江苏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不仅要有主题还需要有主角。一是建议以江豚为“代言人”,每年在江苏段举办长江文化节,配套设置相关国际会议、国际论坛长江文化(年代)展、长江传统音乐节和长江戏剧节等活动,将长江文化节做成江苏的一张文化名片把长江江苏段打造成新时代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二是在流域景观设计上,要“和而不同”。建议统一的江苏段文化“标识”。例如,沿江夜景打造中,可以借鉴莱茵河河谷灯光节的灯光秀经验。在沿江部分城市晚间固定时间或者固定节日展现风格类似,主题不同的灯光秀,将“夜长江”做成江苏长江文化宣传的一道靓丽风景,吸引国内外游客主动打卡。三是要把江苏段长江文化的故事通过艺术化形式讲出去。要鼓励将江苏段故事以戏剧、影视、文学、书画等形式展现出来,组织编写长江江苏段系列丛书。

5.植入“共建”理念,最大程度地激发大众的参与积极性

一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正参与。建议借鉴莱茵河谷经验推出“江苏长江文化推广官”等相应的计划,对有兴趣参与其中的企业、酒店、餐饮、个体等相关人员集中进行专业培训,在未来等文旅推广和文旅活动中。二是需要吸纳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冒险精神的人才。要敢于提出新想法,敢于实践新想法。可以借鉴莱茵河中上游的小项目计划。例如,每年在固定日期之前,向大众推出可被政府支持的与长江文化公园带发展相关的创新文化项目。通过专家论证,每年设置5-10个小项目给予扶持。三是让江苏人讲江苏段长江故事。建议在文化馆中吸纳一部分“接地气” 的志愿者讲解员。例如,可以在老年大学或者对江苏故事相对了解的“老江苏”。

 

 

 

  作者简介

谭倩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紫金文创研究院副研究员,南京新时代发展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