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剪影: 紫金文创讲习所第8期

发布者:zjwc发布时间:2023-01-04浏览次数:14

   2018118日晚,由紫金文创研究院、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艺术学)主办,文化产业学院承办的“紫金文创讲习所”第八期:《声画制

造之杂谈》,在校逸夫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开讲

 本次活动特邀国宝级导演张黎作为主讲,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李向民主持。在正式开讲前,张黎导演受聘为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为张导颁发聘书。随后,李院长主持,黎叔正式开讲。  谈镜头意识   


  张黎导演首先从东西方对外部世界的观察、表现和描摹的差异以及东西方对影像的领悟、学习、表现的差异谈起,张黎导演认为学习摄影摄像首先要掌握的是技术,他把对镜头感的认知比作我们对母语的掌握,而导演的职业就是翻译,考量一个导演对作品的翻译有多好,是看其掌握的镜头词汇量有多少。镜头词汇量和镜头修辞,是学习影视这个行当的基础准备。

    谈编剧   

  张黎导演从他个人的视角谈了对编剧、作者这个职业的看法。黎叔认为编剧这个职业,就是要会“编”,要有“超乎常人的”想象力,要能突破想象力的掣肘去编织生活。张黎导演认为好剧本是要有技术含量的,那就是编剧的情境感,好的剧本要有情境的描述。在谈到历史正剧时,张导认为现代人拍历史剧是要借助于过往的历史发思古之幽情,把想表达的意思通过历史的情境表达出来,并谈了剧本拍摄中如何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问题。


  谈影像风格及好演员的标准  

  张黎导演从专业拍摄、镜头使用和拍摄习惯所形成的画面气质解读了影响风格的问题并谈了好演员的标准应该具备的条件。黎叔指出演员除了与生俱来的外形条件之外,好演员要具备超乎常人对文字的解读能力、学习能力和超乎常人的表述能力。而导演在物色演员的时候所持的标准除了演员的形象,是符合当下受众所接受的气质,演员的知名度之外,更重要的是演员的敬业精神以及应变能力。

  在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张导就现场同学们提出的关于拍摄文学作品、影视投资、拍摄和表演、导演创作灵感等话题与同学们现场进行了深刻的交流和回应。张导强调导演是翻译,电影和电视是制造出来的,强调对技术的掌握,对镜头语汇的掌握是学习摄影摄像的基本准备。

  李向民副院长在讲习所结束总结时指出,张黎导演的报告谈了影视、声画制造的方方面面,虽然是杂谈,但是却从他的角度谈了对影视这个行当许多问题的认知。最后李院长向同学们提出要想将来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上有所成就,做一个大匠,首先要从基础做起,从“工”开始做起的期待。

  119日上午,承接前一日“紫金文创讲习所”第八期活动,张黎导演大师见面会在电影电视学院黑匣子剧场举行。本次活动由电影电视学院副院长苏珊主持,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李向民,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蔡伟作为嘉宾出席。


  此次大师见面会的开场由15级表演专业学生带来了毕业大戏《红色的天空》片段。在观看完15级毕业生的毕业大戏后,张黎导演对学生表演的作品进行点评。他指出演员在表演上的细节处理不够到位。提出可在生活经验积累,演员之间空间的物理联系和情绪衔接,人物关系塑造、情感表达与肢体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等层面进行改善。并在现场进行指导学生,如何模仿驼背老人的说话气息与语气。张黎导演提出演员在表演的时候要建立对手意识,要敢于、善于将自己的后背和侧面留给镜头,这样才能将时空和情绪联系在一起。现场嘉宾也从演员的身体造型与心理活动,把握人物的内心等层面进行了探讨。

  最后,张导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互动,解答了同学们关于演员风格化、好摄影的标准、演员的选择等问题,他还希冀同学们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建议同学们多看优秀的作品、向优秀演员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