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由紫金文创研究院,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艺术学)主办的“紫金文创讲习所”第四期在南京艺术学院逸夫图书馆报告厅正式开讲,本期我们邀请到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小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祝金甫主讲《艺术产品标准化、数据化》。讲座由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向民教授主持。
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小土科技在这方面走在了前沿。讲座中,祝金甫博士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小土科技团队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研发的“剧e拍”系统,这是一款基于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制片管理系统,可以对输入电脑的剧本进行科学系统的大数据分析与评价,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帮助审查部门对影视内容进行审查调整,因此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和制片人的青睐。
首先祝博士以自己的个人经历开场,学习数学和经济学的他近些年一直从事的是将非标准化的影视作品标准化,用数据将影视作品量化,引导影视产业信息化,工业化。众所周知,在影视剧拍摄之前,全面系统的了解宏观市场有助于项目的风险评估,解决目前影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接着祝博士对“剧e拍”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了详细介绍。
系统可以对上千个多层次的电视、网络频道每天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分析出影视栏目的播放平台、受众、题材、地域、复播率、收视状况等,从而对后期的风险量化评估、播出栏目的编排起到巨大的作用。
就单个影视作品而言,系统可以对剧本的人物、线索、情节、冲突、情感共鸣点、系列作品额市场预测等进行量化评估,在后期影视作品修改中发挥指导作用,从而大大节约生产成本。
这些功能实现都是依赖于十几年来大数据的积累,科技是影视产业的得力帮手。
既然计算机系统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是否意味着编剧的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帮助执行呢?祝博士认为答案是否定的。计算机系统只是保证一部作品是合格的产品,而不是艺术品。一部大师级的作品一定是人创造的,而不是电脑做出来的,影视作品中人的思维创造和多样性是计算机无法替代的。计算机数据分析只是更好的实现商品属性和艺术品的结合,起着互为辅助的作用。
在聊及演员的片酬时,祝博士提到如今演员的片酬成本占一部戏成本的60%,他认为合理的片酬应只占20%,出现这种片酬过高的结果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都盯着小鲜肉,因为他们能引起市场效应,一些实力派演员片酬反而低。而此系统有助于剧组在选择演员时获得充分的考虑,数据库除了记录着演员的基本情况,还有来自制片人、导演等同行的监督,剧组能了解演员的档期、往常表现、片酬等。一部剧拍完之后,系统会总结演员的出勤情况,对其打出德育分。导演、演员还能在在手机端相互评价,从而各种各样详细的信息进入数据库。
在拍摄方面,许多剧组有操作不规范、效率低的问题,此系统有助于解决信息监管、财务监管的问题。上传剧本到数据库后,拍摄镜头将被完整呈现,剧组能获得清晰的拍摄计划,便于勘景、优化拍摄。根据镜头的季节、内外景、影视城场景安排拍摄计划(包括总进度、日进度、费用进度、场景汇总、分集汇总等),从而节省时间和资金。另外,这个平台能向剧组成员发送通告单、在线修改剧本、严格监管交通费和餐饮费支出,实现剧组和出资人之间信息透明、对称,有效解决浪费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剧组进入这个系统,在这个平台生产,系统的平台效益就出来了,大量数据沉淀下来。
谈及广告植入,此系统通过对剧本的语言分析,分析道具、台词中植入广告的机会,还能对频道进行分析,其覆盖地区、覆盖人群、人群GDP,这些合理的数据分析能对广告赞助起到很大参考的作用,从而确定投资费用。
除上述功能外,此系统还能对影视企业进行评级,经过系统评级,分析其能否获得补贴,获取的所有金融数据都经过金融机构之手,这打通了资本、金融和影视文化的桥梁,解决资本注入难以标准化的问题。
最后,祝教授与现场的师生进行了艺术品标准化、数据化等相关问题的探讨,整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取得圆满成功。
随着数理大数据的介入,跨学科的融合在文化产业学科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讲座带来的全新视野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